答辩完过了好久,总算是在年前发了 offer,这下算是能过个好年了。找到工作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大学的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今天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未来会从事什么行业,也许是义务教育的潜移默化,让我早就适应了学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所以我的心理预期甚至可以接受数学系和物理系这样我实际上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也正因此从大一进来杭电读通信,浑浑噩噩一年不知道考研还是工作,唯一的一次转专业机会还稀里糊涂地报了新工科班,直到大二才下定决心学前端。
说实话,从决定走前端这条路的第一天开始,我没有一天不在怀疑我自己,我每天睡前都会问自己——我的选择真的是对的吗?这条路真的适合我吗?我真的能做到吗?身边所有人都在考研,所有亲人长辈都告诉我要考研,网上看到的所有消息都是学历贬值,本科遍地走。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不去考研,而是顶着通信的本科去互联网,去前端。真的好吗,万一我失败了怎么办?我不敢想失败的结局,我怕我无法承受。我只能当一个缩头乌龟,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全凭着一腔热血和对前端的热爱坚持着学习。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尝试着往前走,同样是学通信,在学专业课的同时我还要比别人分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计算机的基础课,去找项目积累经验,不断拓宽知识面。而最让我感到焦虑的是我没有人去对比,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大佬,GitHub 上的动态都是今天给某个项目提了个 issue,明天给某个框架提交了 pr,有时候光是看他们的聊天记录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比我自然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更不用说成为他们这样的人了。我无数次想过放弃,我心里总是想“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实在不行就去考研吧”,但是内心深处却总是有一个声音,“再坚持一下吧”,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进步着,从大一连部门例会都跟不上,到可以用 vue 写一点页面,到可以独立带项目和专业后端对接,到第一次接下商单,再到现在对框架原理前沿技术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我真的走了这么远。
虽然我老是自嘲运气差,什么抽奖都轮不到我,小保底也老歪,但实际上我的人生还真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中考被朋友临时拉去考浙师大直升班结果最后靠它保底进了重高,高考被朋友拉去考杭电三一结果就进了杭电,这次春招投了一圈都没啥回应,最后上 boss 刷到了古茗前端结果一周就 oc,每次都是在最不抱希望的时候反而有了结果。说的自恋些,我天生就不适应考试一般的选拔,我自诩综合素质高,这有点像是老天不忍埋没我的才华,总会给我一个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
但是,找到工作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很感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领我走进前端大门的部门学长,和我一起学习进步的同学朋友,支持我决定的家人,赏识我能力的老师和前辈……是他们让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而我将继续不断前行,希望在五年后,十年后,我再次回首,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地方。就好像四年前那个连入社任务都完成不了的呆瓜,看到如今的自己一样。
以此文与大家共勉,相信自己,坚持才会成功